常見問題表現形式:
產生貫通性裂縫、外角部位產生斜裂縫、沿預埋線管產生裂縫。
標準處理措施:
1)、后砌填充墻沿高均設置通長2?6@500mm~600mm的通長拉結筋與墻、柱拉結,錨入框架柱、剪力墻內長度為250mm。
2)、不同基體材料交接處采取釘鋼絲網等抗裂措施。鋼絲網與不同基體的搭接寬度每邊不小于 150mm。鋼絲網片的網孔尺寸為10mmx 10mm,其鋼絲直徑不應小于0.7mm,應采用熱鍍鋅電焊鋼絲網,并宜采用先成網后鍍鋅的后熱鍍鋅電焊網。鋼絲網用鋼釘或射釘加鐵片固定,間距不大于300mm。
3)、在填充墻上剔鑿設備孔洞、槽時,先用切割鋸沿邊線切開,后將槽內砌塊剔除,應輕鑿,保持砌塊完整,如有松動或損壞,應進行補強處理、剔槽深度應保持線管管壁外表面距墻面基層 15mm,并用M10水泥砂漿抹實,外掛鋼絲網片兩邊壓墻不小于150mm。
4)、填充墻砌體分次砌筑。每次砌筑高度不超過1.5m,日砌筑高度不大于2.8m;灰縫砂漿應飽滿密實,嵌縫應嵌成凹縫,禁止使用落地砂漿和隔日砂漿嵌縫。
5)、填充墻砌筑接近梁板底時,留一定空間,至少間隔15d后,采用實心砌塊斜砌,斜砌角度45o~60°。
6)、填充墻砌體臨時施工洞處在墻體兩側預留2Ф6@500拉結筋,補砌時潤濕已砌筑的墻體連接處,補砌應與原墻接槎處頂實,并外掛鋼絲網片,兩邊壓墻不小于150mm。
7)、消防箱、配電箱、水表箱、開關箱等預留洞上的過梁,應在其線管穿越的位置預留孔槽,不得事后剔鑿,其背面的抹灰層滿掛鋼絲網片。
8)、加氣塊馬牙槎應按規范設置,先退后進(一退一進)。
9)、砌體必須砌筑密實,砌塊強度等級不低于MU10,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10,應按要求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,砌體與混凝土交接處掛設鋼絲網防止開裂。